蒜茸扇贝新春走基层丨我在石榴巷里过除夕
石榴巷里热闹非凡。男女老少,各族群众早早忙碌起来,在巷口的拱门上挂好红灯笼,家家户户贴上春联和“福”字。
达西村也不简单,它揽获了“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”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“南疆第一村”等诸多荣誉。
在居民石树文家,点心、糖果摆满了餐桌,大家围坐在一起包饺子。在一声声“上菜喽!”的吆喝声中,胡辣羊蹄、爆炒牛肚、蒜蓉扇贝、大盘鸡等端上了桌。
“今天,我们一起过春节,祝福各位兄弟姐妹身体健康,石榴花岁岁盛开,我们永远是一家人。”61岁的老周率先举杯,开启了当天年夜饭的祝福。
阿不力克木·木沙、吐尔逊·司马衣、石树文等村民你一言我一语,有人回顾过去一年石榴巷的变化,感慨发展带来的喜悦,有人展望新岁,畅聊未来的打算。
18个家庭、72位居民,6年来,每年春节一起吃年夜饭的传统从未间断。共品佳肴、互道祝福,生活在石榴巷的人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约定:不管大人小孩,把团结友爱、互帮互助的家风,一代代传承下去。
爱管闲事又很有威望的老周,名叫周金山,在石榴巷出生长大,对村里的各项惠民政策、居民补贴都了如指掌,常给村民答疑解惑。遇上谁有难处,他总是二话不说,撸起袖子就帮忙。
“石榴巷里9户尔族,9户汉族,不分你我。”老周说,他教邻居阿不力克木种植技术,鼓励他购买收割机、承包土地。
阿不力克木去年赚了60万元,大家都来讨教致富秘诀。“我家250平方米的小二楼和3辆车,都是老周传帮带的结果。我俩亲如兄弟,这些年,不管是种地还是买设备投资,我都要请教他。”阿不力克木说。
得知石树文家的300亩果树由于管理和技术欠佳出现枯死情况,阿不力克木第一时间组织石榴巷的邻居,一起到果园帮忙修剪病枝;得知村里两名残疾人需要轮椅,他立刻买了送过去。
记者在石榴巷看到,每家门口都有标识牌,写着“无私大爱之家”“自主创业之家”“科技致富之家”等字样。
“这些年,巷子里的人经常买我家的驴奶,还发朋友圈帮忙宣传,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里,我心里暖,干啥都有劲!”养驴专业户吐尔逊说,自己收养患病弃婴20多年从不后悔,因为“有馕掰开了一起吃”在石榴巷里已经成为一种传统。
“我们这里没有石榴,但有比石榴籽还宝贵的人心!”吐尔逊说着弹起了吉他,石榴巷里传出阵阵响亮的合唱:“我们都有一个家,名字叫中国,兄弟姐妹都很多,景色也不错……”(白素君)
声明:本站严格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,不复制原创内容。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,请于30日内联系,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。网站邮箱;yuzhibolangzi@gmail.com 通知邮箱谢谢!